新華社哈爾濱9月29日電 題:“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新華社記者
清晨時分,北大荒集團七星農場有限公司第三管理區(qū)農機副主任陸向導來到稻田旁,指導種植戶檢修農業(yè)機械,為即將開啟的忙碌做準備。
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一望無垠,恰似一塊金燦燦的“巨型地毯”,陸向導不禁想起四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這里深情地說:“這個地方看不夠,以后有機會還要再來?!?/p>
2018年9月25日,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剛過,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調研。他步入正在收割的地塊,察看水稻收獲情況??吹娇倳泚砹?,收割機駕駛員們下車圍攏過來,向總書記問好。
習近平總書記和大家親切交談的情形,陸向導仍歷歷在目:“我們嘮的都是家常,收成、糧食價格、家庭收入還有子女就業(yè),總書記樣樣關心。他稱贊我們農場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fā)展很了不起,作為第三代北大荒人,我感到特別光榮!”
從亙古荒原到中國最大商品糧基地,為解決中國人溫飽問題作出巨大貢獻的北大荒,揮別了“早起三點半,歸來星滿天,啃著冰凍饃,雪花湯就飯”的艱辛歲月,見證了科技發(fā)展最快、農業(yè)成果最多、職工最受益的新時代。
“以前覺得種地太累了,現在有了科技手段,再也不用靠天吃飯!”曾想要放棄種地的周德華現在成了示范戶,一年收入超過15萬元。他的身后,100畝無人農機智能管控作業(yè)試驗基地已實現耕、種、管、收等主要環(huán)節(jié)無人化、智能化遠程作業(yè)和管理,成為“給農業(yè)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鮮活例證。
電動機械代替人工撒種、無人機打藥代替背壺灑藥,高速側深施肥有了導航系統(tǒng),農場統(tǒng)一進行農資配備、農時管理、技術推廣和秋糧收購……通過科技賦能,七星農場走上了優(yōu)質、豐產、高效的道路,2021年實現生產總值13.85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萬元,糧食總產14.5億斤,“智慧農業(yè)”正在這里結出累累碩果。
“要端穩(wěn)自己的飯碗,自立才能自強?!北贝蠡霓r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守聰難忘,在北大荒精準農業(yè)農機中心一樓大廳,當地出產的米油豆奶等各類農產品擺滿展臺,習近平總書記走近前去,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說:“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把穗觀粒,察土問技,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惦念于心的糧食安全,讓北大荒人備受鼓舞,深感責任重大。
作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重要的“壓艙石”,中國的飯桌上,每9碗飯就約有1碗來自黑龍江。讓黑土地“增綠”、守好用好“耕地中的大熊貓”,是“大國糧倉”的一道必答題。
七星農場與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中國農業(yè)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建設200個監(jiān)測點,形成覆蓋100萬余畝耕地的大數據,為黑土地保護提供數據支撐;根據土壤地力分布,實施黑土地保護分級管理;根據等級制定黑土耕地保護措施,建立“田長制”工作考評制度……通過推廣秸稈還田、測土配方施肥、保護性耕作等措施,這里的土壤有機質含量由2014年的4.08%提升到2021年的4.279%。
陸向導說:“土壤缺什么,我們就補什么,用更多有機肥代替化肥,像保護大熊貓一樣珍惜我們的黑土地,保護我們的命根子?!?/p>
秋風送爽,稻浪滾滾。陸向導擦去汗水,語聲爽朗:“我們有信心、更有底氣,為中國碗裝上更多更好的中國糧!”(記者陳聰、楊思琪、閆睿、孫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