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于社會大家庭來說,也是如此。
如何進一步發(fā)揮“五老”在社會基層治理中的作用?近年來,當涂縣關工委立足青少年所需、所思、所盼,打造8個“五老”工作室,凝聚“五老”力量,精準關愛幫扶青少年,著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五老”工作室品牌。
“五教”滋潤人心
“雙減”背景下如何做智慧父母?家長如何助力孩子穿越青春的迷霧?……
一個個涉及家庭教育的熱門話題,一場場身邊人講身邊事的精彩宣講,讓臺下觀眾聽得津津有味?!跋挠蓝Y家庭教育工作室”自2023年1月成立以來,匯聚了一支由16位以“五老”人員為主的多元化團隊,舉辦了97場線下家庭教育專題宣講,覆蓋家長群體超過18700余人次,被市關工委授予“全市示范工作室”稱號。
為提升“五老”工作室服務質量,當涂縣關工委開展德教、法教、科教、文教、家教等“五教”活動,統籌安排“五老”宣講課程表,創(chuàng)建“菜單式”宣講模式,做到有課可選、有人能講、隨時可講。
青少年文化教育晉松工作室赴各中小學校開展“引領少年思想·凝聚青春力量”思想道德教育主題宣講活動50場次,聽眾達萬人次,被推薦為省“五老”工作室經典案例。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李慶保工作室整理出了桃園烈士陵園3萬多字的歷史資料,常年為中小學生開展愛國主義和黨史宣講教育活動,每年聽眾逾萬人次,被推薦為市“五老”工作室經典案例。
青少年法治教育汪泓工作室依托縣關工委法治宣講團和全縣46名法治副校長,每年3月和9月集中開展送法進校園、“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活動。
青少年當涂民歌非遺傳承陶小妹工作室每年開展當涂民歌進校園活動近80場次,受教青少年達4000人次,成為全省文化知名品牌。
“現場的熱烈掌聲,就是我們宣講的最大動力?!弊鳛榧彝ソ逃ぷ魇抑鞒秩?,夏永禮感慨地說。
“五助”溫暖人心
8月16日,烏溪孝鄉(xiāng)鄰公益協會舉行2024年第六屆獎教學金資助儀式,向10名成績優(yōu)異的初中畢業(yè)生、17名優(yōu)秀教師以及部分品學兼優(yōu)、家庭困難的學生發(fā)放獎學獎教金和助學金,總計捐助現金11.6萬元。截至今年,該協會已累計開展愛心義診、愛心捐贈、助學助教等各類公益志愿服務活動49場次,慷慨捐助95萬元,數千名群眾從中受益。
當涂縣關工委通過建立“關工委+工作室+協會”聯動機制,開展助學、助困、助殘、助孤、助業(yè)等“五助”活動。當涂縣關工委在縣老年大學建立關心下一代志愿者協會,近一半學員加入協會,協會在縣關工委指導下,積極開展“戲曲進校園”“當涂民歌進校園”“非遺文化進校園”等活動??h紅太陽教育基金會2023年募捐慈善資金76萬元。石橋鎮(zhèn)微塵基金會每年固定拿出3萬元用于助學助教。太陽花志愿服務協會在全國率先發(fā)起“紫絲帶行動”,80多位防校園欺凌“義警”加入,開展防校園欺凌宣講百余次,受益學生達3萬余人次。
助業(yè),是“五助”中的重點,也是難點。當涂縣關工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大力開展“鄉(xiāng)村振興·關工助力”工作??h關工委出臺《關于深入開展支持農村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工作的實施意見》,全縣各級關工組織和廣大“五老”采取不同形式,在思想上扶志、技術上扶智,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幫助解決青年農民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中的實際困難。全縣有1000多名“五老”參與了各類鄉(xiāng)村振興活動,“五老”和青年創(chuàng)辦的經濟實體18個,“五老”和近150名青年結對幫扶,幫助帶動100多名青年農民創(chuàng)業(yè)。縣關工委和縣農業(yè)農村局聯合培育出12家“農村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示范基地”。
在烏溪鎮(zhèn),“五老”成為鄉(xiāng)村振興“五大員”,即產業(yè)發(fā)展指導員、環(huán)境整治督導員、社會治理調解員、鄉(xiāng)風文明宣傳員、生活富裕報幕員。
“五老”打動人心
月薪5000元或月補貼500元,當這道選擇題擺在“余熱尚旺”的張東金面前時,他最終選擇了后者。
張東金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36個春秋,2012年秋從大隴鎮(zhèn)農技服務中心退休后,選擇到江蘇無錫市一家公園當園藝師,月薪5000元。工作不到兩個月,張東金突然接到鎮(zhèn)領導電話,鎮(zhèn)里擬聘任他為大隴鎮(zhèn)老教委常務副主任,月補貼500元。張東金毅然辭職返鄉(xiāng)就任,一干就是11個年頭。2023年4月,72歲的張東金卸任,雖然未來得及掛上“五老”工作室的牌子,但其奉獻精神早已銘刻在人們心里。
在已經掛牌的“五老”工作室里,“五老”的奉獻精神同樣打動人心。
他是“一棵不老松”。2023年當涂縣關工委文化教育工作室掛牌,73歲的晉松出任工作室主任。晉松對關工委安排的各學校的每一堂課,都會在了解有關學校的背景與受眾對象的情況之后,重新備課,確保講課質量與效果;授課的課件App,也是親自制作,不斷修改,不斷完善。
他是“紅色宣講員”。自1991年起,李慶保擔任了塘南鎮(zhèn)桃元村關工委副主任一職,義務宣講30載,紅色熏陶10萬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李慶保工作室成立后,他系統整理出了3萬多字的紅色史料,還走進30多所中小學校、20多個機關單位開展流動宣講。
他是“兒童守護神”。每年的7、8月,是姑孰鎮(zhèn)五星村校外教育活動站常務副站長袁仕鵬最開心的時刻,因為每到這個時節(jié),他創(chuàng)辦的“校外教育活動站”都會門庭若市。九年來,他義務教導了190名留守兒童和困難青少年。
他是“鄉(xiāng)村艷陽天”。石橋鎮(zhèn)沛東村丁咸茂、郭榮興、方玉仁3位退休老教師義務開辦校外教育活動站,教孩子們拉二胡,8年來有近50名留守兒童學會了拉二胡,教出來一個“二胡村”,為留守兒童撐起了一片艷陽天。
燃燒“自己的余能”,溫暖“明天的太陽”。新時代的“五老”,一群可敬、可愛的人。
記者 吳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