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馬鞍山公安110累計接報警101萬余起……
110接警員:百姓平安的守護者
爭分奪秒,關鍵時刻挽救生命;細致分析,尋回走失人員;伸出援手,幫助有困難的群眾……2024年,馬鞍山公安110累計接報警101萬余起,全市110報警服務臺電話接通率達99.57%,全省領先。
365天全時空守護、24小時零距離服務,作為公安指揮系統(tǒng)的“中樞神經”和聯系群眾與公安機關的“橋梁紐帶”,110是“平安線”,更是“生命線”,而接警員就是這條“平安線”“生命線”上最忠誠的守護者。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也是全國第39個“110宣傳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一起聽聽她們的故事。
二十四年如一日 堅守接警臺
楊梅現為馬鞍山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警員班長,是馬鞍山市110報警服務臺最早的一批接警員。
“您好,110!有什么可以幫您?”在接警員崗位上24年,這句話被楊梅重復了無數次。坐在接警臺間,每當鈴聲響起,她就會迅速接起電話,溫和應答之間,飛速敲擊鍵盤,處理著不同的警情和求助。
“叮鈴鈴鈴……”2024年9月的一天,楊梅接到一通報警電話,電話那頭的報警人沒有說話,只是不停地傳來女子的哭泣聲。不論她怎么詢問,對方都不應答。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決不能輕易掛斷電話,那樣就等于切斷了報警人唯一的希望?!睏蠲肥冀K保持與該女子的通話狀態(tài),并立即向值守民警報告,積極介入研判調度,同時查詢該手機號碼的歷史報警記錄,本著“疑警從有”的原則指令報警屬地單位先行核查處置。
做一個傾聽者,與報警人共情,這正是楊梅所擅長的。楊梅耐心與女子交談,漸漸地,女子情緒漸緩,心扉也慢慢打開。電話里,女子向楊梅傾訴因工作不順,故而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楊梅輕聲安撫、不斷鼓勵,讓女子重燃生活的希望。兩人正在通話的過程中,處警民警也叩響了女子家的門。掛斷電話,楊梅長舒一口氣,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諸如此類的事件在楊梅的工作中數不勝數。從警24年來,楊梅累計參與調度處置各類警情20余萬起。24年如一日,她始終把三尺接警臺作為服務群眾的平臺、打擊犯罪的戰(zhàn)場。
“我是一名平凡的110接警員,但我有不平凡的使命!”楊梅說道。
當好“活地圖” 守好“生命線”
許蓉蓉是和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警員班長。
在接警員的崗位上,許蓉蓉一干就是13年。從邁入110指揮中心的那天起,許蓉蓉就將這里作為自己的人生舞臺。
作為接警員,如何快速準確地分辨區(qū)域和地點,對于準確地指揮出警非常重要。許蓉蓉時刻以“手中一支筆、腦中一張圖、心中一盤棋”嚴格要求自己,成為轄區(qū)派警的“活地圖”。
有一天深夜,正在值班的許蓉蓉接到一名女子的報警求助電話,稱自己生活不順,想要跳樓輕生。說完后女子一直在電話里哭泣,只透露自己正在和縣一個小區(qū)的樓頂處,就掛斷了電話。
人命關天!許蓉蓉當即把電話回撥過去,“嘟嘟嘟……”的一串串電話忙音讓她心頭一緊。她沒有放棄,一遍一遍回撥。萬幸,女子接起了電話。要趕緊讓對方冷靜下來,確定其位置,這是營救的關鍵。電話里,許蓉蓉耐心開導,不斷安慰著女子。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女子情緒平復下來,告知了許蓉蓉其所處的周邊環(huán)境:“前方有一水池,還有個電影院?!?/p>
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許蓉蓉立即鎖定女子所處的位置系和縣某小區(qū),并第一時間通知救援力量奔赴現場。最終,處警人員在該小區(qū)某棟的樓頂順利找到該女子,并成功將其救下。
13年的接警生涯里,許蓉蓉共計接聽報警求助電話11萬起,先后協(xié)助救助50余人。
(記者 劉明培 通訊員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