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區(qū)西溪南鎮(zhèn)雷堨蓄水壩工程。(黃山市徽州區(qū)委宣傳部供圖)
徽州區(qū)豐樂河西溪南雷堨古灌溉渠已成為游客親水攝影打卡點。本報記者 潘 成 攝
西溪南村與堨伴生的大片楓楊林濕地。本報記者 潘 成 攝
以堨壩為核心,徽州地區(qū)形成了以塘、堨、水口、水街、梯田等相互依存,村落、農田、河流等有機組合的灌溉工程體系,其營造的水景觀與古村落、古建筑等融為一體。融合古代治水科學和中華美學的徽州堨壩,成為人們珍視傳承的重要文化遺產。
作為農耕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中國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類型最豐富、分布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為全人類貢獻了豐富的農業(yè)文化和治水智慧。
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亞悉尼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5屆執(zhí)行理事會上,黃山市徽州區(qū)和江西省婺源縣聯(lián)合申報的徽州堨壩-婺源石堨,與新疆吐魯番坎兒井、陜西漢陰鳳堰梯田、重慶秀山巨豐堰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38項。
傳承千年的徽州堨壩,順應盆地、溪谷、山丘等多樣性地貌條件,形成了以塘、堨、水口、水街、梯田等相互依存,村落、農田、河流等有機組合的灌溉工程體系,兼具灌溉、防洪、防火、生態(tài)等綜合性功能,融合了古代治水科學和徽州美學。流淌千年的“徽州智慧”,滋養(yǎng)山川田園和人們的美好生活,成為一份獨特而珍貴的文化遺產。
古代中國治山治水的精巧范本
從一定意義上說,農耕文明史就是人類與大自然斗爭的發(fā)展史。
徽州,則是古代中國治山治水的范本之一。
黃山市全境、宣城市績溪縣與江西婺源縣,古稱徽州“一府六縣”,地處皖南山區(qū),如《徽商便覽緣起》所言,“吾徽居萬山環(huán)繞中,川谷崎嶇,峰巒掩映,山多而地少”。
山多地少,何以生存?山多,徽州人梯山而耕,種茶伐木販到山外,不經意間促成了徽商的崛起,明代《安徽地志》記載:“徽人多商買,其勢然也?!钡厣伲罩萑烁鶕?jù)山區(qū)地形,對土地進行精細利用,在山間盆地和低山地帶,筑堨壩,開堨田,逐漸在歷史長河中摸索出了獨特的堨壩灌溉體系。
徽州“僻處萬山之間,最畏水旱。晴稍久則農田已憂枯槁,雨稍多則山水便見橫流”。據(jù)史料記載,西漢時期,徽州境內就有挖塘蓄水、開溝引灌之舉。
徽州早期的灌溉工程,以陂塘蓄水為主。
挖地為塘、汲水灌溉,畢竟耗時費力?;罩萑嗽陂L期的生產實踐中,察水勢、觀水情,因地制宜發(fā)明了壘木砌石引水的水利設施——堨。
道光《徽州府志》有這樣的記載:“田在山谷,既遠溪流,潴而為塘,乃資灌溉;平坂之田近溪流者,乃得浚治堤防,筑而為堨?!?/p>
堨,在徽州方言中讀“huī”, 為吳楚方言。作為一種古老的水利設施,堨與堤、壩略有不同:潴水以流,疏而導之,重在利用。民國《歙縣志》記載:“凡疊石累土截流以緩之者曰壩;障流而止之者曰堤;決而導之,折而赴之,疏而泄之曰堨;潴而蓄之曰塘;御其沖而分殺之曰射。”
堨的建造方法與灌溉原理也富有徽州山區(qū)特色。初始,堨的建設十分簡單,在河流中選一處相對狹窄的河道,將松木砸入土中為經,以荊條、竹條為緯,上面再覆以沙石、雜草,起到蓄水的作用。后來,逐漸開采山石筑堨,并修有泄洪口,水位可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
清代淩應秋在《沙溪集略》卷二《水利·堨論》中有較詳細的描寫:“堨水取之于大溪,溪低而田高,筑壩丈許,斷木為架,名曰木蒼。內塞石塊,外覆沙草,橫絕中流,盡彌罅漏。必至一二日始水蓄而入甽,入甽而灌田矣?!笨梢姡瑘焖喔认到y(tǒng)具有節(jié)省人力、不受水源遠近限制的優(yōu)點。
鮑南堨是徽州有文字記載的最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有1697年歷史,建成時干支渠10多公里,灌溉農田3700畝。而徽州最大的古堨是呂堨,壩高五丈余,橫闊二十余丈,疏圳十余里,灌田3萬多畝,1400多年來沿用至今。
強化水利共同體的歷史記憶
民以食為天。
在古徽州,大大小小的堨的修建,形成了“塘堨并舉”的灌溉模式,大幅度增加灌區(qū)的調蓄能力,對保障徽州農業(yè)生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清末徽州知府劉汝驥在《陶甓公牘》中收錄了歙縣汪達本于宣統(tǒng)元年(1909年)的一個調查報告——“歙縣紳士辦事之習慣”,其中有這樣一段話:“就今歲論,亢旱近四十日,山塘田禾半皆枯槁,惟呂堨、昌堨、鮑南堨工程完密,一律有秋。此效果之尤彰明較著者也?!?/p>
羅愿的《新安志》記載,宋代歙縣有堨226處,休寧210處,婺源17處,祁門975處,績溪117處,黟縣190處。其實,實際數(shù)字遠遠大于志書所載。據(jù)1956年歙縣水利工程調查,該縣僅有名稱的堨就有1963座,灌溉面積2740公頃。
在古時,徽州的堨多由府縣倡修,民眾出工出力,也有富商、地方紳士捐資或私人獨資修建。明清時期,作為“富室之稱雄者”的徽商,更是把修建鄉(xiāng)里的水利工程當作義不容辭的責任,或協(xié)助官府、或獨力投資,在徽州地方水利史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堨作為徽州最重要的水利設施,通過堨水溝渠把各個村落、灌區(qū)按地形串聯(lián)起來。然而,徽州夏季多山洪,堨壩經常損毀,溝渠極易淤塞,誰來維修和疏浚、錢由誰出;秋季多旱,鄉(xiāng)鄰爭水嚴重,誰來協(xié)調、如何管理?
有專家認為,徽州宗族文化深刻影響了當?shù)氐纳鐣Y構和經濟發(fā)展。堨壩等水利設施的建管并重,是徽州宗族文化的具體體現(xiàn)。
為保持灌溉收益,灌溉區(qū)內的業(yè)主在大戶倡導下自發(fā)形成相對松散的水利組織,這種水利組織與行政區(qū)劃不完全吻合,與宗族聚居有一定的契合。一般來說,小的堨由負責管理的堨首、董事和負責具體事務的堨甲組成,經費來源于按戶攤派或堨基產業(yè)。大的堨多數(shù)屬于地主或宗祠管理,有專門管理組織和管理辦法,明確用水分配、維護、糾紛調處等相關事宜,屬于宗祠的堨免費灌溉,興修費用由祠款開支。
其中,“春祈秋報”是徽州水利組織的常規(guī)活動和水管理形式。每年的春祈秋報,通過對筑堨開渠祖先的祭祀,強化水利共同體的歷史記憶,將分水、輪灌、維護等水利益和水責任,以族規(guī)等方式加以確立,維護灌區(qū)用水秩序,將灌區(qū)從水文流域體系轉化為社會人文系統(tǒng),推動水利管理向日?;?、專門化發(fā)展。
在徽州區(qū)豐樂河鮑南堨壩南端,有一塊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徽州知府立的《奉府憲示禁碑》:“如屆春夏水滿,不得在該石磅往來,恐防失足;亦不得在于堨內釣取魚蝦,損害石堤,侵挖堨磅;至秋冬水涸之際,近堨居民不得傾倒瓦礫,致塞水道。倘有前弊及簰夫、地棍抽竊堨口木壩,害載水源,許各堨首即行赴府呈稟,以憑立拿嚴究,斷不姑寬?!?/p>
水景觀與村落田園的融合之美
徽州堨壩是徽州人在長期與大自然作斗爭中形成的治水智慧,其營造的水景觀與古村落、古建筑等遺址遺存融合一體,體現(xiàn)了徽州人“天人合一”的生存哲學和“以水為先”的理水技藝,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
坐落在豐樂河畔的徽州區(qū)西溪南鎮(zhèn)西溪南村,在村北、村西分別建有雷堨與條垅堨,通過設立堨、渠、溝、圳等相關控水設施,既把水流控制在豐樂河流域內,又將適量水體引導至村落水渠內。同時,依托石閘對水系的人為干預,合理控流、引流、導流和排流,達到控制水體的走向、流量、流速等效果,滿足在豐水期、枯水期和平常狀態(tài)下的灌溉與村民用水需求,實現(xiàn)了人、水、生物與村落、河流、灌區(qū)的共生共榮和良性循環(huán)。
如今,當年西溪南村與堨伴生的大片楓楊林濕地,成了網紅打卡地,被游人譽為現(xiàn)實版的“綠野仙蹤”。
“寧可食無魚肉,不可居無好水?!被罩萑酥v究以水為先、視水為財,把水視作關乎榮辱興衰的命脈?;罩荽蠖鄶?shù)古村落尋水而建,水系或傍村相倚,或穿村而過,并建有水口、水塘、水圳、水街、水院等,巧思妙想地把溪水、泉水引入村落庭院,把人與水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體現(xiàn)了徽州水文化對自然的充分尊重和敬畏。
比如徽州水街,不僅承擔著古村落交流、交通等功能,更兼具生活性、商業(yè)性及生產性?;罩菟滞ǔT诿嫠囊粋乳_設商鋪,并建有通廊,間或設置條凳或美人靠,供村民和行人休憩、歇腳。水街上還架有數(shù)座板橋,方便兩岸村民往來,全然沒有徽州村落街巷特有的封閉感,頗具“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
比如徽州水口,不僅是徽州古村落的門戶,也是徽州人保護人居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最原始探索?;罩菟谝话阋佬尉蛣?,多選擇在山脈轉折、兩山夾峙,或水流曲折的村口要塞,一般構成包括山、樹、水三要素:山,重形定勢;樹,重翠養(yǎng)氣;水,則是水口布局的靈魂?;罩菟谌趨R遠山近水,集亭臺樓閣、晴空綠蔭于一體,美化了村落人居環(huán)境,為人們開辟了交往休憩的公共空間,更為村落筑起了一道天然綠色屏障,兼具防風吸塵、凈化空氣、涵養(yǎng)水源的多項生態(tài)功能。
徽州堨壩對現(xiàn)代水利建設乃至城市更新仍有著重要借鑒作用。比如,古徽州區(qū)域現(xiàn)遺存有許多低堰堨壩,其在不破壞區(qū)域自然水系格局的前提下,能將水位抬高數(shù)尺,有效減緩來自山區(qū)的急流,灌溉萬頃良田。同時,這些低堰堨壩與分布在村中和田野上的池塘、溝渠相串聯(lián),形成一個完整的海綿系統(tǒng),再現(xiàn)“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鄉(xiāng)村意境。
徽州堨壩是古徽州水利工程的杰作,見證了徽州的歷史變遷和社會發(fā)展。時至今日,徽州堨壩仍發(fā)揮著“攔、引、蓄、泄”的重要功能,在傳承利用中煥發(fā)新活力。
(記者 吳江海)